發布時間:2016.10.14 瀏覽量:995
早在改革開放后,上海連續啟動了兩座具備所有城市功能,能夠獨立于上海市中心運作的“獨立全功能新城市”開發。第一座是80年代啟動開發的上??h,以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面向上??h的西南門戶徐家匯和虹橋開發區為參照東京新宿的兩大新市中心,全面開發上??h(長寧 徐匯 閔行)。第二座即90年代啟動開發的浦東新區,一舉跨過黃浦江天塹,以世紀大道走向為軸線向東南一路開發各類城市功能至迪士尼。?
伴隨著上海迅速的爆發,上??h和浦東新區這兩座“獨立全功能新城市”的土地迅速消耗,尋找面向未來城市發展新方向早已被提上議事日程,最終新方向、新城市脫穎而出:依托虹橋樞紐建設,整合西部三大郊區資源,沿17號線向西拓展,直到淀山湖。 地鐵17號線(青浦線)直接接入虹橋樞紐,與地鐵2號線(外灘線)、10號線(外灘二線)直接換乘,暢達外灘都市核心,同時滬青平高速(G50)與延安路高架無縫連接,滬常高速(s26)入城段已經在外延至嘉閔高架的路上了,其實早在政府大手筆建設虹橋樞紐之前,徐涇、華漕這兩個所謂“外環外”的別墅區就已經是全上海國際學校、國際醫院最多、最齊全的完全不輸市中心的國際社區,大虹橋的配套已經成熟到自然而然。 從大局上來說,上海的經濟腹地是江浙,移民的最大來源地也是江浙,在生產基地/家鄉與OLD CITY之間的地方貿易/定居是江浙企業/移民的自然選擇,事半而功倍,從太平天國時期開始上海西部就是江浙豪紳移居落腳的首選之地。
因此,大虹橋(傳說中的虹橋新區),其建設早已經成星火燎原之勢!目前大虹橋分為3期推進: 第1期:虹橋商務國展中心區 自2010年虹橋樞紐投入使用至今,虹橋商務區(虹橋火車站站前區)地上建筑面積高達308萬㎡的商辦用地已經全部開工,加上已經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積高達127萬㎡的國家會展中心,虹橋商務區在建或已建成的商辦建筑規模已高達435萬㎡(計入地下商業則更多?。?,這一數字相當于再造了一整套外灘南京路 人民廣場!這個相當于再造一整個公共租界中區(外灘-人民廣場)的超級CBD已經有超過600家企業入駐,平均每個月都有50-60家企業完成注冊。其中包括了賀爾碧格、羅氏診斷、殼牌石油、德國梅塞爾、西蒙電氣、丹麥格蘭富、基恩士、宏基集團、日本TSUBAKI、共進股份、臺達電子、歐普照明、唯品會等境內外實力企業。按照計劃,今年年底前,商務區內352棟樓宇的建設將基本完成,入駐企業超過1000家!三年之內,預計將吸引近3000家企業入駐,約10萬白領在此辦公!
第2期:西虹橋商務區 作為虹橋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會展中心所在地,西虹橋區域東起小淶港,西至G15沈海高速,北起G2京滬高速,南至G50滬渝高速,規劃總面積約19平方公里。在《上海虹橋商務區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中,明確西虹橋地區將建設成為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高端居住配套區、上海國際會展之都的核心承載區。西虹橋商務區規劃的商辦建筑地上面積超過200萬㎡,相當于再造一整條南京西路靜安寺! 目前,西虹橋商務區最東端的2號線徐涇東站已經通車,區內的兩座17號線地鐵站工程進度顯著,崧澤高架西延伸和滬常高速(S26)入城段已經開展。 在上海土地供應緊張、開發商土地爭奪日趨白熱化的當下,這個旨在再造老靜安南京西路、靜安寺的白金商務區,精挑細選具有實力的開發商進行對長遠負責的綜合體開發,是西虹橋商務區的新思路。?
此外,在G15高速兩側的工業用地也正在轉型發展產業園區,目前已經成為各大快遞公司的華東總部集聚區,預計全部轉型之後商辦建筑地上面積也將超過100萬㎡,西虹橋徐涇超過300萬㎡,與虹橋商務區旗鼓相當。
?
第3期:趙巷商業商務區 趙巷商業商務區以奧特萊斯聞名,但事實上,奧特萊斯、吉盛偉邦、米個天地這三個巨無霸只是整個商業商務區的1/3規模而已,還有超過130萬㎡的商場、寫字樓、酒店要開發,全部建成後整體規模相當于再造一整個徐家匯! ? 大虹橋 合計將建設 大約1000萬㎡ 商場、寫字樓、酒店 相當于再造一整套 上海最精華的 外灘 南京路人民廣場 南京西路 靜安寺 徐家匯 這才是真正的大虹橋